7月28日至31日,國際儒聯之友——青年會員學術交流研討會在喀什大學召開。本次會議以“儒學: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與文明交流互鑒”為主題,由國際儒學聯合會會員聯絡委員會與喀什大學國學院聯合主辦。來自全國各地的近60名專家學者齊聚絲路古城,圍繞會議主題展開深入研討和思想碰撞。
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秘書長、會員聯絡委員會主任徐永吉主持開幕式。國際儒學聯合會副會長牛喜平,喀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伊力哈木江?吾買爾,山東省援疆工作指揮部黨委副書記王福剛,曲阜師范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李兆祥等出席會議并致辭。
牛喜平介紹了國際儒學聯合會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推動全球文明交流互鑒,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實踐歷程,并對喀什大學在西部邊陲文化育人的貢獻及喀什大學國學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他表示,此次學術研討會旨在深入探討儒學與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互動關系,挖掘其中蘊含的全球文化關系處理智慧,為構建全球文明新秩序提供助力。希望以此次會議為契機,加強國際儒學界與新疆的聯系合作,充分發揮新疆在文明交流互鑒中的橋梁作用。
伊力哈木江?吾買爾對國際儒學聯合會、山東省援疆工作指揮部、曲阜師范大學支持喀什大學國學院的發展表示衷心感謝,并介紹了喀什大學文化育人的基本情況。他希望以此次會議為契機,與國際儒學聯合會及各高校、專家學者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通過學術交流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以增進認同為目標深入推進文化潤疆,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期待更多青年才俊關注邊疆、走進喀什大學,共同書寫文明交流互鑒的新篇章。
王福剛表示,山東作為儒家文化發祥地,承載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在新時代文化援疆戰略指引下,將齊魯大地的儒家文化精髓播撒到新疆廣袤土地,是山東援疆工作的重要使命。他希望此次研討會能成為推動喀什地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儒家文化傳播的“加速器”,讓儒家文化核心理念融入喀什文化教育實踐,使“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傳統美德在邊疆各族群眾中廣泛傳播,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夯實文化根基。
李兆祥表示,曲阜師范大學設學孔子故里、儒學發祥地,始終致力于儒學與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與傳播。作為教育部對口支援喀什大學的高校,與喀什大學共建國學院,以“國學潤心?文化固邊”為發展定位,希望將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蘊與邊疆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相結合,讓儒學研究與國學教育在祖國西陲綻放出燦爛花朵。雙方攜手在南疆地區深耕國學教育,開展了一系列國學普及、文化創新實踐和學術研究活動,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此次研討會的召開,為兩校文化交流搭建了新平臺,未來將持續深化合作,為邊疆文化建設與儒學研究貢獻力量。
喀什大學國學院副院長、教授周海生主持主旨發言。曲阜師范大學特聘教授、鄉村儒學研究院院長顏炳罡,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溫海明,喀什大學昆侖文化研究院院長、教授楊波,四川大學哲學系教授麻堯賓,紹興文理學院人文社會科學處處長、教授諸鳳娟,蘭州大學哲學社會學院院長、教授陳聲柏等學者,分別以《天人合一與生生不息——從農耕文明到數智文明的若干斷想》《重建<論語>哲學的世界意義——從儒學本源再造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昆侖文化與昆侖精神的記憶層累與當代價值》《“一切思想都是當代的思想”——論儒家文明的“世界化”與“現代化”》《民本思想的發展邏輯及其現代轉型》《儒學的“萬物一體觀”與世界文明對話之道》作主旨報告,從不同維度闡釋儒學的時代價值與文明意義。
在分組討論環節,24位專家學者分享研究成果、交流學術心得,形成了豐碩的研討成果。
會議期間,與會代表考察了喀什大學思政基地、國學館,部分專家學者赴英吉沙縣國學書院進行交流座談和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座,親身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邊疆的傳承發展實踐。
此次研討會的成功舉辦,為儒學研究與文明交流搭建了跨地域平臺,進一步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邊疆地區的傳承弘揚,為促進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鞏固與文明交流互鑒注入了新活力。